1.杀不死我的并未使我变得更坚强,但它让我幸存下来
但它也可能意味着杀不死我的并未使我变得更坚强,但它让我幸存下来,因为我比别人更强壮,由于他杀死了别人,就是消灭了弱者,我们种族的当前平均素质变强了。
2.系统内部的某些部分可能必须是脆弱的,这样才能使整个系统具有反脆弱性
一个系统内部的某些部分可能必须是脆弱的,这样才能使整个系统具有反脆弱性,或者有机体本身是脆弱的,但它遗传给新生命的基因编码却具有反脆弱性,这一点千万不能小视,因为这正是生命进化背后的逻辑,这一理论通常适用于创业家和个体科研人员。
3.脆弱性错误和反脆弱性之间的关系
我们可以这样简单地描述脆弱性错误和反脆弱性之间的关系。
当你脆弱的时候,你往往倾向于墨守成规,尽量减少变化,因为变化往往弊大于利,这就是为什么脆弱的事物需要明确的预测方法,反过来说预测体系带来的只能是脆弱性,如果你想做出改变,并且不关心未来结果的多种可能性,认为大多数结果都会对你有利,那么你就具有反脆弱性。
另外,如果能够理性地进行试错,将错误当成一种信息源,那么,试错过程中出现的随机要素,其实并没有那么随机,如果每次试错都能让你了解到什么是行不通的,渐渐地你就接近有效的解决方案了。
这样,每一次努力都变得更有价值,更像是一笔支出,而非一个错误,当然,此过程中你将不断地有所发现。
4.为什么小城镇在经济大萧条的时候受影响比较小?
从《反脆弱》的角度来看,小城镇确实可以被认为具备更强的反脆弱能力。原因如下:
1. 小规模系统对波动的适应性更强
《反脆弱》中提到,小规模的系统通常比大型系统更能从波动中获益。小城镇的经济规模较小,社会结构简单,因此:
- 任何冲击对其影响较小,恢复速度也更快。
- 小城镇的居民和企业可以更快调整自己的行为来应对外部变化,形成“快速试错”机制。
2. 低度依赖复杂系统
反脆弱理论认为,过度依赖复杂的供应链和外部系统会增加脆弱性,而小城镇恰恰相反:
- 小城镇经济以地方资源为主,如农业、手工业、基础服务,几乎不依赖复杂的全球化供应链。
- 其基本的“自给自足”特性让它们在危机时比高度互联的系统更稳定。
3. 拥有“安全冗余”
小城镇常常保留许多“冗余”资源,这些资源在危机中能够提供缓冲:
- 居民更倾向于储蓄,而非过度消费。
- 家庭经济以多样化的收入来源为主,如务农、兼职和地方小买卖,这种分散的收入结构让抗风险能力更强。
4. 与环境的共生关系
反脆弱系统往往从波动中获益,而小城镇正是一个能从经济变化中找到机会的生态:
- 经济下行时,城市居民可能迁回小城镇生活(因成本低),带来消费和劳动力的回流。
- 危机中,反而有更多人倾向于返璞归真,关注农业或本地经济,从而促进小镇经济稳定。
5. 慢变量保护
小城镇的变化更依赖于“慢变量”——土地、自然资源、社会文化等,而不是快速波动的“快变量”(金融市场、技术变化等):
- 这些慢变量有助于缓冲短期冲击的影响。
- 它们提供了长期的稳定性,避免了被短期波动摧毁。
6. 反脆弱来源于底层适应力
小城镇经济中的个体(居民、商户等)有很强的适应能力:
- 个体通常承担多种角色(如农民同时经营小生意),这种灵活性能让他们在面对冲击时迅速调整方向。
- 小镇社区互助传统较强,能够通过社会资本(人际关系网络)降低个体和家庭的脆弱性。
从《反脆弱》的视角来看,小城镇能够从危机和波动中受益的根本原因是它们“低复杂性、高冗余性、灵活适应性”的特点。与脆弱的复杂系统不同,小城镇以其简单而稳固的结构,构建了自身的反脆弱能力,成为外界冲击中的“幸存者”。
5.毒物兴奋效应
现在考虑这样一种情况,摄取一定剂量的有毒物质,使你变得更为强壮,即在强韧性的基础上,更进一步药理学家创造的一个词,毒物兴奋效应,说的就是小剂量的有害物质,实际上会有利于机体健康,起到药物的治疗作用,一点点的危害只要不是很多,只会造福于机体。
过度反应
过度补偿
创伤后成长
6.减少非必要信息摄入
7.对外来刺激脱敏,适度拖延
适度的拖延可以过滤无用的信号,因为很多情况下,我们都对无用的信号做出了反应,